首页

女王调教下载

时间:2025-05-29 22:31:41 作者:国台办:祖国大陆永远是广大台湾同胞的坚强后盾 浏览量:22793

  中新社北京7月12日电 (记者 陈溯)7月12日是“国际防治沙尘暴日”,记者当天从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林草局)获悉,近20年来,中国春季沙尘天气总体上呈现次数减少、强度减弱的趋势,由1981年至2010年均值17次,减少到近10年均值9.2次。

  “国际防治沙尘暴日”是联合国大会2023年6月8日通过决议确定设立的,旨在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沙尘暴灾害和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

  沙尘暴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针对产生沙尘的三个因素(沙尘源、强风力和不稳定的大气环流),人类目前能作用的主要发力点在于沙尘源治理。在沙尘源区和路径区种树种草、建设防护林,可以增加地表植被,防治土地沙化,减少沙源面积,对于减缓沙尘暴发生频次和强度、降低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防沙治沙法》,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防沙治沙体系。国家林草局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全国防沙治沙规划,组织开展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

  经过长期努力,中国沙区生态状况持续改善,重点工程区林草植被有效恢复。据国家林草局统计,“三北”工程区累计完成造林4.8亿亩,治理退化草原12.8亿亩,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05%提高到13.84%,退化草原面积由2004年的85%降低到70%左右,重点治理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沙化土地状况持续好转,全国沙化土地面积连续4个监测期持续净减少,由20世纪末年均扩展515万亩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000万亩。

  中国积极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务实合作。近一年来,中国以“三北”工程攻坚战为行动指南,挂牌成立了中阿干旱、荒漠化和土地退化国际研究中心和中蒙荒漠化防治合作中心,重点面向东北亚、阿拉伯国家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持续推进荒漠化防治国际合作,支持各国开展政策对话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沙尘灾害天气。(完) 【编辑:于晓】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安徽肥西:猕猴桃树结出乡村“致富果”

8月21日,在赴约翰内斯堡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并对南非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南非《星报》、《开普时报》、《水星报》和南非独立媒体网站发表题为《让中南友好合作的巨轮扬帆远航》的署名文章。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习近平主席此访将引领中南关系站上新起点,推动金砖合作再上新台阶,为中非深化合作注入新动力。

中国竹乡齐聚推进“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 探索绿色转型路径

“我们以前都是去周边的城市直飞香港,或者从临沂飞到深圳、广州等地再转香港,整个行程时间比较长。现在临沂实现直飞香港以后,大大缩短旅途时间。”此次赴香港公务考察的香港临沂同乡会会长刘波告诉记者,从旅游方面来讲,香港是很多人的旅行目的地。此外,国外旅客到临沂来,也可以把香港机场作为便捷中转通道。

吉林通报白城一学生死亡调查情况:撤销涉事教师资格

深化公益诉讼检察。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是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公益保护领域的原创性成果。牢记“公共利益代表”神圣职责,立案办理公益诉讼19万件,其中行政公益诉讼16.8万件。向行政机关发出诉前检察建议11.6万件,回复整改率99.1%,绝大多数公益损害问题在诉前得到解决。对发出公告或检察建议后仍未解决的,依法提起诉讼1.3万件,99.96%得到裁判支持。完善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与检察公益诉讼衔接转化机制,与中央统战部和各民主党派中央共建“益心为公”志愿者检察云平台。有志愿者反映网购的灭火器无法灭火,安徽检察机关调查发现该类灭火器确有重大安全隐患,遂以检察建议督促主管部门专项整治、强化监管,查获伪劣灭火器数百万具,抓获涉案人员22人。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将制定检察公益诉讼法列入立法计划,最高人民检察院积极配合,推动公益司法保护的“中国方案”法制化。

“天降日”来临 西藏佛学院举行法事祈福世界和平 国泰民安

我国红树林面积增长至43.8万亩 初步扭转面积急剧减少趋势

林剑:对于媒体的观点,我不作评论。作为原则,中方一贯反对以意识形态划线,将民主问题工具化、武器化。这种做法本身就与民主的精神相悖。当今世界需要的,不是以民主的名义来制造分裂,而是在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基础上加强团结合作,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中方愿同各国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就民主等问题开展交流互鉴,共同为人类民主的事业作出新的贡献。(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